首页 > 种植>植物>

甜龍筍種植養護方法

  • 植物
  • 2025-05-21 09:55:45
  • 0

三農產業,像特色農業都是農業中的高附加值的項目,一產的生產,二產的加工,三產的服務和銷售等有很多的價值。竹筍作為一種公認的綠色、健康、高營養的食品,生長全過程從不施用化肥農藥且營養價值高,是代表性的三農產業之一。

而今天的重頭戲是竹筍之一的甜龍竹,這是中國東南部特有的優質筍材,是一種特殊的兩用竹,生長快、周期短、經濟價值高。主要筍體肥壯,0嘌呤,無草酸,口感鮮嫩香甜,毫無普通竹筍的澀味和苦味,可當水果生吃。被稱為世界上最好吃的竹筍!

圖片

甜龍筍的生長期有“四季筍”之稱,筍期3—12月,長達9個月左右!我們運用特有的技術——育袋苗造林。第一年就可發筍 約100公斤/畝,第2年產筍約300- 1 000公斤/畝,第3年產筍達1000- 3 000公斤/ 畝,尤其是福建氣候較溫暖濕潤地區,水、熱、肥,自然條件好的地方,年產鮮筍最高可達1.5-4噸/ 畝。

隨着科學技術的日益發展,農業先進技術的廣泛應用,勞動生產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。而我們專注于研究筍類種植十多年,從種植到收成,從收成到食品,掌握叢生筍獨特的生長規律,讓竹筍能更好的引種成活,能比其它人竹子提早出筍,且品質質量佳,產量大。甚至反季節出好筍,也是遊刃有餘。

對于我們掌握的技巧中,這幾點尤為重要:

甜龍竹適宜的環境條件

適宜的土壤:由砂岩、砂頁岩、頁岩、花崗岩、紫色砂岩發育而成的磚紅壤、赤紅壤、紅壤、黃壤和紫色壤土上生長良好,要求土層厚度在60cm以上,土質疏鬆、肥沃、濕潤,其中以赤紅壤、紅壤土、輕黏土最為適宜生長,筍材品質最佳。

適宜生長的範圍:海拔在1350m以下,溫度在-3~40℃之間,土壤pH值在4.5~8之間的江河兩岸、荒灘、荒坡、房前屋後、路邊和田邊地角等均能良好生長。忌霜、風口和貧脊山地種植。

科學選種:

1.選靠譜的品種;其實市麵上有不少竹筍都叫甜竹筍,但綜合品質和產量上乘的少之又少,真正甜龍竹隻有懂的人才懂,還有一些愛冒充的商家,經常把綠竹筍(臺灣稱馬蹄筍)充當成甜龍筍。行家才知道綠竹筍口感不苦,但也不脆甜,個小,比不上甜龍筍。

圖片

2.選靠譜的苗;市麵上有兩種苗,一種是:直接竹林挖的裸根竹篼;傳統的裸根竹篼,移栽適應慢,成活率低,基本第二年才會發筍。另一種是育袋苗,隨袋帶土保溫保濕,易種好活,緩苗快,發不傷根。而育袋苗在五月前移栽的話,當年都會發新筍長新竹,產量大。

因為育苗袋裡有分株苗,和水果筍竹種子培育實生苗,大麵積種最好選用種子實生袋苗。因為這樣苗是全新一代竹子,大大減低竹子開花的概率,避免竹子死亡的巨大風險。

3.找適合的育苗基地;我們有農科院專業的育苗專家,和適合培育的育苗基地,種植出來的甜龍筍是最具有筍的特性的,脆嫩又不失嚼勁兒,味道也更鮮!

隻有合適的自然條件(氣候、土壤),因地製宜把甜龍筍布局在合適的地區,充分發揮土壤氣候等條件的優勢,才能提高產量,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。

圖片

科學種植

1,水果筍竹栽植適宜的株行距為: 2 m × 4 m經測試產量最高;

2,選擇陰坡地栽種:筍體更大、產量更高;

3,成林後以每叢留 1-3株母竹,母竹米徑控製在 4-8cm為宜.

圖片

4,竹苗成林後,選擇10月,在母竹離地2.5-3米左右截斷竹杆,這樣可以有效讓各個頂端,獲得更均勻的陽光,促進枝葉生長和筍芽萌發,增加竹筍筍產量;

5,冬季適時將竹叢的表土扒開,讓竹篼和筍芽外露接受光照15-20天,刺激筍芽,解除休眠

甜龍竹種植後的管理

澆水與排水:竹苗定植後如遇久旱不下雨,時間持續在7~10d,土壤幹燥時,要及時澆水;如果連續下雨時,結合培土開溝做好排水工作,防止竹園被雨水衝刷或積水,保證竹苗的成活率。

中耕除草:定植後的竹園每年要進行中耕除草1~2次。第1次中耕除草在6—7月,這時雜草幼嫩,鏟除的雜草易腐爛;第2次中耕除草8—9月,結合深翻壓青,清除雜草,竹蔸覆草,使土壤的土層變厚,提高土壤的保肥性和保水性,發筍時竹筍不向外暴露,保證竹筍肉質嬌嫩,味道獨特,色香味美。

科學施肥:借助冬雨的土壤水分施冬肥,時間在11月初,施冬肥時先把竹根附近發竹筍位置的土適當扒開,曬2~4d後再施肥,冬肥主要以有機肥配合45%硫酸鉀型復合肥施,每棚的施用量有機肥10~15kg,45%硫酸鉀型復合肥0.5~0.8kg,鋅硼鐵鎂微量元素肥0.1~0.2kg,施肥覆土後,有條件的竹園澆水。

竹園修剪處理:甜龍竹園的修剪時間是在立秋後7月底8月初進行,修剪時在竹高2.5m處斷莖,將頂端2~3節以下萌發的竹枝剪除,盡量不要傷害到竹株莖杆,修剪除的竹枝曬幹後,在早晨風速慢時,就地集中燒除,減少病蟲害發生。經過修剪的竹園通風逶光性好,提高土溫,減少營養消耗,方便竹園中的中耕除草,施肥,割筍等工作。經過多年的實踐經驗發現,修剪時間在7—8月,第2年發筍時間在2—3月,修剪時間在9—10月,第2年發筍時間在4—5月,修剪時間在11—12月,第2年發筍時間在6—7月,修剪時間決定第2年發筍時間,所以總結出修剪得早發筍就早的規律。

竹園病蟲害防治:病害主要是竹煤煙病,主要危害竹葉及小枝,嚴重影響光作用,使甜龍竹生長衰弱,竹煤煙病是由蚜蟲或介殼蟲危害引發的,蚜蟲和介殼蟲的分泌物是竹煤煙病病菌的營養來源。防治煤煙病同時要注意防止蚜蟲及介殼蟲,每667m2選用2.5%功夫乳油75mL加75%百菌清可濕性粉劑75g兌水45kg全株噴霧;竹鏽病防治,每667m2選用40%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75g加15%三唑酮可濕性粉劑60~80g兌水45kg全株噴霧,或每667m2用80%波爾多液可濕性粉劑200g兌水45kg全株噴霧;竹蟲害主要有竹象鼻蟲、幼蟲蛀食竹筍,使竹筍内部黴爛,甚緻死亡。成蟲每年發生1代,竹根土壤中越冬,5月開始出現活動,6—7月活動盛期;竹苞蟲的幼蟲吐絲捲葉取食,發生嚴重時竹葉被吃光,影響光合作用,發筍產量底,6月中下旬取食竹葉,7月中下旬老熟,冬季在竹蔸附近疏鬆土中越冬;蚜蟲危害竹葉及莖杆,蚜蟲體形小,黑褐色,具有刺吸式口器,吸食汁液;竹象鼻蟲、竹苞蟲及竹蚜蟲的防治,每667m2選用70%啶蟲脒水分散顆粒劑15g加40%氧樂果乳油120mL兌水45kg全株噴霧。

適時采收:竹筍進入拔節期時,最頂位置的二片小葉子長度在20mm左右,同時在反轉時就是收筍最佳的時期。割筍采用刀口鋒利的專業筍鑿,順着筍身把土壤扒開,在縮節位置進行平切。要保證切口的平整性,避免下部發筍部位破壞。割筍在清早進行,傍晚把土壤恢復平整,保證切麵水分不被蒸發,避免腐爛。竹筍旺發期在4—5月,每隔3d割筍1次。新鮮的甜竹筍可直接上市交易,或經過冷藏處理後長途運輸銷售。

甜龍竹是一種種植管理方便,不易有蟲害的綠色農產業。正常一名農戶可管理10畝以上的竹筍地。因而無論是同等管理同等麵積竹林產筍量,還是所產生的經濟效益 都比其他筍提升50%以上!

這種被稱為水果筍中的甜龍筍,亦被竹友們稱為【竹筍之王】,在選對筍品種的同時,加上自然條件和我們專業的人工技術,同樣的努力硬生生就領跑其他筍!直接赢在所有竹筍的起跑線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