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种植>蔬菜>

羊角椒高產栽培技術

  • 蔬菜
  • 2025-05-19 21:59:16
  • 0

羊角椒高產栽培技術


圖片


培育壯苗

● 地塊選擇

選擇土地平整,土層深厚,保肥保水性能好,有機質含量高的地塊種植。前茬最好為小麥、玉米或棉花,應避免與茄科作物重茬,3~5年輪作1次。

● 適時育苗

羊角椒一般于清明至谷雨采用穴盤育苗。選擇排灌良好、未種過辣椒的地塊作苗床(或大棚育苗),按4∶6的比例配製營養土,即4份腐熟有機肥,6份大田熟土,過篩後每平米加50%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100g拌勻,嚴禁在苗床内使用尿素。苗畦整平耙細澆透底水,待水滲下後均勻播種,再用過篩細幹土蓋種,要求均勻平整,厚1~1.5cm。

● 應經常噴水,防止床麵幹裂損傷幼苗。但苗床濕度不宜過大,以免漚根和誘發其他病害。

● 在幼苗2片葉及4片葉期查苗1次,拔除畸形苗和病弱苗,苗距掌握在5cm左右。

適時定植

● 及時整地

施足基肥進行深翻,每畝施腐熟有機肥3000kg、磷酸二铵30kg、硫酸鉀25kg。

● 移栽

整地後及時移栽,移栽宜于晴天下午或陰天進行,移栽時隨栽隨澆移栽水。 辣椒宜淺定植、淺覆土,以後逐漸培土,以利于根繫發育。

● 苗齡60天,苗高15~20cm,秧苗長有10~12片葉,頂端現花蕾,即可移栽。

● 移栽前10天一般不澆水,以控為主,促進根繫發育。 移栽前2~3天澆小水,便于切塊起苗。

田間管理

● 定植至緩苗期管理

定植後,在辣椒緩苗期間應保持土壤濕潤。在定植後3~5後澆一次緩苗水,後淋施海精靈生物刺激劑,以幫助促發根繫。

定植緩苗後10~15天追第1次肥,每畝施磷鉀源庫50g 兌水15kg 葉麵噴施。以縮短緩苗時間,增強根繫對各種元素的吸收能力。

門椒開花時,適當控製澆水,中耕除草,以利于坐果,葉麵噴施磷鉀源庫50g+硼肥兌水15kg,可促進花蕾分化,提高座果率。

門椒坐果後,再進行第2次追肥,噴施海精靈生物刺激劑葉麵型+磷鉀源庫+鈣肥,可以促進果實成熟,有效改善果實品質,有效預防臍腐病的發生。

● 結果初期管理

辣椒封壟前,應及時培土護根,田間培土既可防止植株倒伏,又利于雨天排水防澇。

培土時結合追肥,每畝施氮磷鉀三元復合肥20kg。澆水應在早晚進行,以免灌水後造成辣椒落葉、死秧。

高溫雨季澆水前,每畝順壟撒施96%硫酸銅3kg後澆水,可以有效防止疫病和根腐病蔓延。

幹椒類應及時摘掉長成的門椒、對椒,防止墜秧,鮮椒類應及時采收商品果以提高產量。

● 結果盛期至轉色期管理

這段時間氣溫逐漸升高,降雨量逐漸增多,病蟲害陸續發生,是決定當年辣椒產量高低的關鍵時期。田間管理的重點首先要着重保根、促秧,防止敗秧與死秧及落花、落果、落葉,并預防病蟲害。

由于時期天氣變化較大,要做到開畦口等雨,隨降雨隨排水,雨後立即澆水,以防止雨後氣溫驟升形成病毒病高峰期。

可淋施海精靈生物刺激劑200~300倍液,隨水澆透即可,能促進根繫生長,改善土壤,提升抗病抗逆能力。

在連續陰雨天氣,對長時間受雨水侵蝕、植株落花落葉較為嚴重的地塊,可在天氣好轉、持續晴天達3天以上時,把辣椒植株莖基部的土順壟刨開,深度10cm,晾曬1天,可有效改善土壤通透性,促進根繫發育,第2天重新培好,同時每畝用赤黴素1g,兌水50kg噴霧,促進新葉生長。

辣椒是多次采摘作物,每次采摘後可葉麵噴施磷鉀源庫50g/畝,以促進果實脫帽,提高座果率,預防和減少各種缺素黃葉,提高果實硬度,預防裂果,爛果,落果,確保營養集中供應。

病蟲害防治

羊角椒病害主要有病毒病、炭疽病、瘡痂病、疫病和青枯病等。

羊角椒蟲害主要有棉鈴蟲、煙青蟲、蚜蟲和茶黃螨。

具體防治方法可參考:辣椒常見病蟲害圖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