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种植>植物>

鬆紅梅養護不完全指南

  • 植物
  • 2025-04-18 22:23:46
  • 0

鬆紅梅喜歡微酸性、富含腐殖質且排水良好的土壤。可以用腐葉土、園土和沙子按照一定比例混合配製,也可以使用泥炭土、珍珠岩等基質。如果土壤堿性偏大,可以用5%硫酸亞鐵溶液進行澆灌改良,將土壤的pH值控製在6.5-7.0之間。


圖片


鬆紅梅耐旱性較強,但盆栽時也不能過于幹燥,否則容易導緻植株生長不良。一般保持盆土濕潤即可,生長季節可適當多澆水,但要避免積水。

冬季鬆紅梅生長緩慢,需水量減少,要控製澆水,保持土壤微濕略幹即可。如果溫度過低,可以停止澆水,防止植株受凍。

夏季氣溫高,水分蒸發快,需要增加澆水的頻率,也可以經常向植物周圍噴灑水霧,增加空氣相對濕度。但在雨季時,要注意及時排水,避免土壤積水導緻爛根。

溫度。

鬆紅梅的適宜生長溫度為18℃-25℃。夏季高溫時,需要采取遮蔭降溫措施,如將植株放在遮陰棚、樹蔭下或者其他陰涼通風的地方養護。

鬆紅梅不耐寒冷,冬季要求保持在-1℃以上的溫度。南方地區可以作為庭院綠化栽種于室外,但在北方地區,隻能作為盆栽栽種,冬季氣溫降低時要及時移入溫室内越冬。

鬆紅梅喜陽光充足的環境,除了夏季陽光強烈時需要適當遮蔭外,其他季節都需要給予充足陽光。如果長期將它放置于蔭蔽處養護,會導緻株植生長不良,開花困難。

到了夏季要注意遮蔭,否則容易造成葉片灼傷,枝葉幹枯發黃。可以將植株放在遮陰棚、樹蔭下或者其他陰涼通風的地方養護。


圖片


植株上盆時就要添加基肥,補充養分。可以在基土中加入適量的有機肥,如腐熟的餅肥、雞糞等。生長旺盛期也要施肥,肥料施加液肥就可以,大概一個月施加一次。秋季是鬆紅梅的生長期,每1至2個月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。

一般在春天進行修剪,剪掉發黃、幹枯的枝葉,或者是根據自己的愛好,修剪掉多餘的枝條。春季鬆紅梅的花期過後,要進行一次細緻的修剪,達到矮化樹冠、保持樹形美觀的目的,還能促使植株萌發新的開花枝。

修剪時需要注意,除一些影響株型的枝條可完全剪掉外,其他枝條不可全部剪去,一般剪去一半或三分之二即可。每次修剪後立即施肥,以磷、鉀肥為主,控製氮肥用量,以促進花芽分化,保證第二年開花。

通常在春秋兩季進行,挑選飽滿圓潤的種子,放置在冰箱中冷藏,溫度控製在3℃左右,大概2天左右取出。播種時選擇肥沃的營養土,以草炭土或是腐殖土為主,加入一些細沙,將種子與細沙攪拌混合後撒播至土壤中,噴灑清水保持土壤濕潤,同時將溫度控製在18℃~25℃之間,散光照射,等一個月左右種子便可出芽,即可正常養護。

扡插時間可以在春節或秋季,但一般春季扡插存活率相對較高。扡插的土壤可以選用草炭土和珍珠岩以7:1的比例配製。建議選擇兩年生的鬆紅梅枝條作為插穗,長度控製在10cm左右,同時要保留枝條上部的葉片。將插穗的基部放在5%的生根劑溶液中浸泡1分鐘左右,拿出來放在陰涼處晾幹後進行扡插,插入的深度在插穗的1/3~1/2,扡插後建議澆1次透水,然後將花盆移動到通風的地方,要注意保持濕度和溫度,同時要適當遮蔭處理,避免強光照射,大約扡插後35天-45天就可以生根。一般等到扡插的苗高度達到10cm以上,分枝數達3個以上,就可以移苗上盆了。

蚜蟲是一種體積很小的害蟲,主要以鬆紅梅植株當中的汁液為食,從而導緻鬆紅梅養分嚴重丢失而枯萎,一般被這種害蟲吸食的地方會出現許多的枯斑。這種害蟲的高發期在每年的夏天,可以選擇使用50%馬拉鬆乳劑1000倍液來進行防治。

在鬆紅梅的病蟲害當中,紅蜘蛛是比較高發的一種,它的高發期在每年的夏天,在出現這種蟲害時,植株的葉片會逐漸的泛黃發白,如果長時間不處理還會導緻植株出現枯萎的現象。可以直接使用40%三氯殺螨醇乳油1000~1500倍液來進行噴殺,一般連噴三次就可以徹底殺死這種害蟲了。

主要是因為鬆紅梅缺鐵而出現的病害,在發病初期時鬆紅梅的葉片會出現退綠的現象,嚴重時它的葉片會全部變黃,葉片的邊緣還會出現焦枯的現象,十分的影響觀賞性。可以使用1:30的硫酸亞鐵水溶液來注入土壤當中,以此來增加土壤的酸性、減少土壤堿性。

這種病害在發病時葉片上會出現許多白色粉塵狀的黴層,如果長時間不出來的話會導緻鬆紅梅出現早衰的現象。在出現這種病害時一定要在初期時進行防治,因為時間拖的越長就越難根治,可以使用10%多抗黴素1000至1500倍液來對病株進行噴施防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