羅漢果種植所包括的四個方麵主要技術
- 植物
- 2025-01-19 22:11:40
- 0
羅漢果種植技術
羅漢果的種植技術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麵:
一、選地整地
1選地
羅漢果適宜生長在海拔 300—1400 米的亞熱帶山坡林下、河邊濕潤地段或灌木叢林中。選擇土層深厚、肥沃、排水良好、背風向陽的壤土或砂壤土種植為宜。
羅漢果忌高溫、怕霜凍,氣溫 22—28℃最適宜其生長,因此要選擇氣候溫暖、無霜期長的地區種植。

最好選擇周邊有水源、交通便利的地塊,以便灌溉和運輸。
二、繁殖方法
1、種子繁殖
采種:選擇生長健壯、無病蟲害、果實飽滿的羅漢果植株作為采種母株。當果實成熟時,采收果實,取出種子,洗淨晾幹,備用。
種子處理:為了提高種子的發芽率,可以將種子進行催芽處理。將種子放入溫水中浸泡 24 小時,然後撈出,用濕布包好,放在溫暖的地方催芽,每天用溫水衝洗一次,待種子露白後即可播種。
播種:一般在春季 3—4 月份播種。在整好的畦麵上,按行距 20—25 厘米開淺溝,溝深 2—3 厘米,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内,覆土 1—1.5 厘米,然後澆透水,覆蓋稻草或塑料薄膜,保持土壤濕潤。每畝播種量為 0.5—0.7 公斤。
2、壓蔓繁殖
選擇生長健壯、無病蟲害的藤蔓作為壓蔓材料。在 7—8 月份,當藤蔓長到一定長度時,將藤蔓的中部壓入土中,覆土厚度為 5—8 厘米,使藤蔓的頂部露出土麵。
壓蔓後要保持土壤濕潤,一般 15—20 天即可生根。待根繫生長健壯後,將藤蔓與母株剪斷,即可成為獨立的植株。
三、田間管理
1、搭棚
羅漢果是攀援草本植物,需要搭棚架供其攀援生長。一般在種植後及時搭棚,棚高 1.8—2 米,棚架材料可以選用竹子、木材或水泥柱等。棚架要牢固,以防止被風吹倒。
2、引蔓上棚
當羅漢果幼苗長到 30—40 厘米時,要及時引蔓上棚。將幼苗的主蔓輕輕纏繞在棚架上,使其沿着棚架向上生長。同時,要及時摘除側蔓,以保證主蔓的生長優勢。
3、施肥
羅漢果生長期間需要充足的養分,要及時施肥。一般在幼苗期、藤蔓生長期、開花結果期分彆施肥一次。
幼苗期以氮肥為主,促進幼苗生長,每畝施尿素 5—8 公斤;藤蔓生長期以磷鉀肥為主,促進藤蔓生長和花芽分化,每畝施復合肥 15—20 公斤;開花結果期以磷鉀肥為主,配合施用氮肥,每畝施復合肥 20—25 公斤、尿素 5—8 公斤。施肥時要注意離根部稍遠,以免燒根。
4、澆水
羅漢果喜濕潤環境,但不耐澇。在生長期間要保持土壤濕潤,一般每隔 7—10 天澆水一次。遇到幹旱天氣要及時澆水,遇到多雨天氣要注意排水,以免積水導緻根部腐爛。
5、人工授粉
羅漢果是雌雄異株植物,需要進行人工授粉才能提高坐果率。一般在 6—7 月份,當雄花開放時,采集雄花花粉,用毛筆或棉籤將花粉塗抹在雌花的柱頭上,每天上午進行一次,連續進行 2—3 天。
6、病蟲害防治
羅漢果的主要病蟲害有根結線蟲病、炭疽病、白粉病、蚜蟲等。
根結線蟲病:主要危害根部,導緻根部形成根結,影響植株生長。防治方法是選擇無病地塊種植,輪作換茬,發病初期可用阿維菌素等藥劑灌根。
炭疽病:主要危害葉片和果實,導緻葉片出現褐色斑點,果實腐爛。防治方法是加強田間管理,及時清除病葉和病果,發病初期可用炭疽福美等藥劑噴霧防治。
白粉病:主要危害葉片,導緻葉片出現白色粉末狀物質。防治方法是加強通風透光,降低田間濕度,發病初期可用三唑酮等藥劑噴霧防治。
蚜蟲:主要危害葉片和嫩梢,導緻葉片捲曲、變形。防治方法是用黃板誘殺,或用吡蟲啉等藥劑噴霧防治。
四、采收與加工
1、采收
羅漢果一般在 9—11 月份果實成熟時采收。當果實顏色由綠色變為黃綠色,果柄枯黃時,即可采收。采收時要輕拿輕放,避免損傷果實。
2、初加工
采收後的果實要及時進行加工。一般采用烘幹法進行加工,將果實放在烘房中,溫度控製在 45—60℃,烘至果實外殼變硬、顏色變為黃褐色時即可。
加工後的羅漢果要進行分級包裝,以便銷售。一般分為特級、一級、二級等不同等級,特級果的直徑大于 5.5 厘米,一級果的直徑為 5—5.5 厘米,二級果的直徑為 4.5—5 厘米。
上一篇
牽牛花:花語和寓意
下一篇
盆栽田七的種植方法和注意事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