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生活>花语大全>

夹竹桃花语:虽言身带千般毒,犹自含香立暑途

  • 花语大全
  • 2025-05-19 16:43:51
  • 154

夹竹,学名:Nerium oleander,属夹竹桃科,常绿灌木或小乔木。叶片狭长似竹叶,花朵似桃花,多为红色,粉色,白色,单瓣或重瓣,簇生于枝顶

植物特征:似竹非竹,似桃非桃

1. 形态特征

茎叶:夹竹桃,属夹竹桃科,常绿灌木或小乔木,高可达5-6米。茎干灰绿色,嫩枝微毛,老枝光滑。叶片3-4枚轮生,窄披针形,形似竹叶,故得名“夹竹”。

花朵:聚伞花序顶生,花冠漏斗状,花色丰富,常见红、白、粉、黄等,单瓣或重瓣,香气浓郁。花期极长,在温暖地区几乎全年开放,盛花期在夏秋。

果实:蓇葖果长圆形,种子顶端有绢毛,但栽培品种极少结果。

2. 生长习性

适应性极强:耐旱、耐盐碱,喜阳光充足、温暖湿润的环境,生长适温20-30℃,冬季不低于-5℃。

观赏价值:花色艳丽,花期长,常植于道路、公园,是优秀的绿化植物。

3. 毒性警示

⚠️ 全株有毒,尤其是叶片和树皮,含有强心苷类毒素(如欧夹竹桃苷),误食少量即可导致呕吐、心律失常,甚至死亡。因此,家庭种植需远离儿童和宠物。

图片
图片

花语与文化象征:美丽背后的复杂寓意

1.花语

夹竹桃的花语因颜色而异,但大多与“危险”“矛盾”相关:

红色夹竹桃:象征“咒骂、危险的爱”,因其艳丽却致命,常隐喻禁忌之恋。

白色夹竹桃:代表“纯洁不变的友情”,但也用于哀悼,如西方墓园常见白夹竹桃。

黄色夹竹桃:花语为“深刻的友情”,但较少见。

文学意象

1. 美丽与危险并存

在《白鹿原》中,田小娥的形象常被比作夹竹桃——外表娇艳,却命运悲惨。

西方文学如托马斯·哈代《还乡》中,夹竹桃象征女主角致命的吸引力。

2. 禁忌与哀思

白色夹竹桃在电影《白夹竹桃》(1999)中象征母亲对女儿的控制与伤害。

日本冲绳地区用白夹竹桃祭奠亡灵。

3. 坚韧的生命力

因其耐旱耐瘠,常被赋予“逆境中顽强生长”的意象。

图片

文学意象:从诗词到现代作品

夹竹桃虽非传统名花,却在诗词中留下不少身影,尤以明清时期为盛:

1. 古典诗词中的夹竹桃

古人咏夹竹桃,常赞其“竹之节,桃之艳”:

明·王世懋:“名花踰岭至,婀娜自成阴。不分芳春色,犹馀晚岁心。”

清·弘历:“潇洒绿阴浓,嫣夭绛玉茸。北窗君子傲,南国美人逢。”

这些诗句既写其形,又赞其神,将夹竹桃比作兼具君子之节与美人之姿的独特存在。

2. 现代文学中的隐喻

余光中《夹竹桃》:“有毒的美丽,是爱情还是诅咒?”——直指其危险与诱惑的双重性。

电影《白夹竹桃》:以花喻指控制与伤害,象征扭曲的母爱。

在文学中,夹竹桃还被用来象征:

禁忌之恋(如《白鹿原》中田小娥的命运)

坚韧的生命力(如逆境中仍怒放的花朵)

死亡的预兆(白色夹竹桃常与哀悼关联)

图片

夹竹桃的美与毒,恰如人生的两面:

美丽背后或有风险:如同某些诱人却危险的选择,需保持清醒。

坚韧方能绽放:即便在恶劣环境中,它依然盛开,启示我们在逆境中坚守本心。

矛盾造就独特:正是这种“既温柔又致命”的特质,让夹竹桃成为独一无二的存在。

标签: 夹竹桃